亞洲的千禧一代現在共享的不僅僅是工作空間和交通

亞洲的千禧一代現在共享的不僅僅是工作空間和交通。他們已經轉向以一種新的共享住房形式生活在一起,在那里居民有共同的興趣和生活方式。

研究表明,在亞洲,共同生活正在獲得吸引力,尤其是在像香港和大中國地區這樣的市場,住房負擔能力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雖然在許多國家,年輕專業人士和學生之間的公寓共享很受歡迎,但共同生活空間的區別在於,他們是專業管理的,而不是非正式安排的。

大多數運營商強調服務的社區方面,從瑜伽課程、電影放映、餐飲和免費飲料,到與客戶演講者的網絡活動,以及為居民的特定利益量身定制的研討會。

“對於那些被鎖定在住宅市場之外的人來說,共同生活模式的出現為他們的需求提供了一個負擔得起的住房解決方案:一個替代在家裡住,共享出租單元,或者生活在一個細分的公寓裡。此外,大多數共同生活計劃所宣揚的社區元素有潛力改善居民的整體福祉。 ”

在香港,儘管共同生活仍然是一個新的舉措,但自2015以來,業主和投資者將住宅和酒店/賓館整體資產轉化為共同生活計劃的人數不斷增加。這些空間主要位於旺角等傳統住宅組團,以及紅磡、屯門和沙田等高等教育機構附近的社區。

在中國大陸,共同生活的概念始於2012年出現的“你+國際青年社區”等運營商。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近90家運營商。万科港公寓是中國大陸最大的運營商之一,管理著6萬多套公寓。同時,你+經營16個物業,莫房擴大到約15000套,紫羅蘭經營7個物業,未來空間管理10000套。

“千禧一代對共同生活的需求在中國大陸是巨大的。僅在過去的五年裡,就有4300萬新畢業生。鑑於全國一級和二級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他們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才能開始購買自己的住房。這意味著他們中的許多人將不得不租用或尋找短期的替代品。因此,共同生活絕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受合作現象的啟發,亞洲的一些運營商將工作和生活方式放在一起。例如,印度目前有四家初創企業,專注於共同生活在古爾岡,另外兩家則位於孟加拉魯。

在新加坡,Aurum Investments,一家合作空間碰撞8的姊妹公司,投資了一家新的共同生活創業公司,hmlet。此外,還有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初創企業5lmeet,它不僅為居住者提供了一個開放式辦公室,還為他們提供了其他便利設施,如餐廳、健身房和活動場所。

投資者轉向共同生活

由於住房擁有障礙和住房短缺,共同生活市場被證明是投資者和現有房地產所有者的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在酒店業。

“小預算和精品酒店是第一批轉換為共同生活空間的房地產類型之一,因為單位規模相似,運營團隊成熟,”周說。然而,將其他財產轉為共同生活必須經歷一個複雜的法律和規劃過程,這會增加時間和成本。 ”

據馬雲稱,“另一個考慮因素是耐久性和陳舊性。現代裝修和裝修提供了許多新的共同生活的房子,使他們吸引用戶。這些共享空間在經過幾年的普遍磨損後能否保持其吸引力,還將取決於運營商在維護和維護方面的投資。”